首批进驻17家单位!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开始进驻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产业支撑
您可能很难想象,我们现在所在的湿地公园百亩荷花塘这个位置,当年就是一个硕大的堆积废矿渣、臭气熏天的烂泥坑,如今成为了市民们休闲纳凉、亲近自然的好去处。望着眼前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汤河,您不会知道,在十几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副模样。
水的命脉在山,治汤河先治矿山,当地大力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和荒山绿化工程,百年矿区开始转型,实现了由矿坑到花海,由矿粉灰尘雾漫天向青山碧水共蓝天的蜕变。这是当地水利部门提供给我们的几张老照片和一组视频资料,由于历史上长期无序的矿产开采,汤河流域生态恶化,管理缺失,污水直排入河,河道裸露,杂草丛生,河水几度断流,防洪隐患严重,汤河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烂泥汤。2017年,大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在辽阳正式挂牌,这里的建设始终遵循着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打造河塘滩的湿地格局,充分发挥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蓄洪抗旱等多种功能,采取适度人工干预,保护或修复湿地生态系统。重新焕发生机的汤河水和湿地中丰富的食物选择,吸引了众多珍稀鸟类来到这里,标志性的种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和苍鹭的数量,从十年前的十几只增加到现在的超过两千只,鸟儿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迁徙停留,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好的见证者。现在,大汤河国家湿地公园里共有湿地植物49种、鸟类140种、鱼类26种,在维护湿地生态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湿地生态特征和自然风貌,使大汤河湿地公园成为公众认识湿地、了解湿地、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的教育基地。
央视网消息:辽宁省辽阳市的弓长岭区是国家资源枯竭转型城区,历史上长期的矿产开采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穿城而过的汤河水一度成为了臭气熏天的烂泥汤。总台记者 季熠非:我现在是在辽宁省辽阳市的大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炎炎夏日,在这里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让漫步于此的人们感受到一丝难得的清凉与惬意。农产品出口101.2亿元,增长23.6%。
全省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39.9亿元,增长55%。上半年,河南出口机电产品1610.1亿元,增长6.6%,占同期全省出口值的64.3%。人发制品出口95.3亿元,增长19%。贸易顺差1212.1亿元,扩大26.4%。
其中,出口2505.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4%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聪 摄河南日报记者 杨凌 赵同增7月19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传来喜讯,落户于此的郑州比亚迪生产基地迎来海豹DM-i首批量产车下线,将于本季度投放市场。
郑州航空港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郑州比亚迪投产的首款全新车型,预计月产能可达3万辆。为了给这一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郑州航空港加快推进该产业园区商业、生活配套设施建设,7月16日,百汇广场、红星美凯龙购物中心、中州华悦五星级酒店、万丰开元名庭酒店等4个总投资约70亿元的汽车城片区配套商业项目集中开工,此后还将陆续建成学校、医院、消防站、公交场站等生活配套设施,以此全方位保障比亚迪等入驻企业需求。作为比亚迪布局在中部地区的中高端车型重要生产基地,郑州比亚迪2021年9月签约,37天内实现项目开工,17个月顺利投产,创造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新的河南速度,为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据悉,当前,郑州航空港正加快培育4+3+3产业体系,其中,以比亚迪为龙头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重要板块。过去十年,郑州航空港培育了以富士康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7月19日,比亚迪海豹DM-i首批量产车在郑州航空港正式下线。就在比亚迪海豹DM-i量产车下线的同时,郑州比亚迪新一轮招聘也已全面开启,此次招聘岗位包括操作工、钣金维修工、质检员、机器人操作员、焊工、喷漆工等,共计招聘5450人,普工月综合收入5000元—7500元,技工月综合收入6000元—9000元,在为当地解决就业问题,带来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将全面带动河南技能人才的成长。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以比亚迪为龙头,一个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将成为河南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就在比亚迪海豹DM-i量产车下线的同时,郑州比亚迪新一轮招聘也已全面开启,此次招聘岗位包括操作工、钣金维修工、质检员、机器人操作员、焊工、喷漆工等,共计招聘5450人,普工月综合收入5000元—7500元,技工月综合收入6000元—9000元,在为当地解决就业问题,带来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将全面带动河南技能人才的成长。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以比亚迪为龙头,一个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将成为河南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郑州航空港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比亚迪布局在中部地区的中高端车型重要生产基地,郑州比亚迪2021年9月签约,37天内实现项目开工,17个月顺利投产,创造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新的河南速度,为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7月19日,比亚迪海豹DM-i首批量产车在郑州航空港正式下线。过去十年,郑州航空港培育了以富士康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聪 摄河南日报记者 杨凌 赵同增7月19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传来喜讯,落户于此的郑州比亚迪生产基地迎来海豹DM-i首批量产车下线,将于本季度投放市场。为了给这一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郑州航空港加快推进该产业园区商业、生活配套设施建设,7月16日,百汇广场、红星美凯龙购物中心、中州华悦五星级酒店、万丰开元名庭酒店等4个总投资约70亿元的汽车城片区配套商业项目集中开工,此后还将陆续建成学校、医院、消防站、公交场站等生活配套设施,以此全方位保障比亚迪等入驻企业需求。这是郑州比亚迪投产的首款全新车型,预计月产能可达3万辆。
据悉,当前,郑州航空港正加快培育4+3+3产业体系,其中,以比亚迪为龙头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重要板块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河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产品互补性不断增强,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广交会后我们要到欧洲、东南亚去开拓市场,虽然外贸挑战不小,但公司拥有近50项专利,无论是比技术还是拼实力,我们都有信心。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该公司积极拓展尼日利亚、刚果(金)、南非、坦桑尼亚等国市场,且成效颇丰,去年公司出口额4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增幅已超过10%。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大量外贸企业积极主动参加境内外展会及经贸洽谈活动,省商务厅多次组织企业赴欧洲等地参展,广交会、中非博览会等我省参展企业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张强说,公司计划在尼日利亚的莱基自贸港建设新工厂,把国内的标准和规范带到当地去,让非洲用上更加安全便捷的电力产品,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新三样出口增长1.2倍:新产品乘风破浪外贸好不好做,关键还要看产品。参展企业河南国电电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强说。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增长11.4%:新市场风生水起6月底在长沙举行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40余家河南企业参展。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静7月18日,郑州海关发布上半年全省外贸数据。
透过数据可以看出,得益于近年来全省稳外贸系列政策的接续发力,全省外贸呈现出主体不断壮大、产品提质升级、新兴市场加速拓展等良好势头。该公司总经理邵林凯说,河南造新能源车性价比高、性能好,在欧洲、中亚等国外市场广受欢迎。
虽是外贸新手,但中晟公司自去年进军海外市场以来,订单量一路走高,今年一季度出口额同比增长300%。近年来,我省汽车骨干企业更加注重海外市场开发,生产重心也逐步转向新能源车的研发及量产。
从事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储能设备生产的企业也打开新思路,主动到欧洲、非洲等地设立办事机构,了解海外市场需求,同步更新产品设计,让更多海外消费者喜欢上河南制造。上半年,河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值1160.5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30.5%。
去年,河南外贸新三样出口总额63亿元,同比增长83%。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提速,这为我们的电缆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郑州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河南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807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同比增长4%,已占到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50.8%、同比提高了3.6个百分点,充分体现出民营企业的信心、活力及持续提升的外贸贡献力。今年6月,郑州至东盟农产品出口冷链班列开行,河南的大蒜、洋葱等农产品,泰国的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坐着冷链国际班列便捷来往。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郑广建认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从劳动力优势输出向技术优势输出转变,外贸新三样的高速增长也提醒传统企业抢抓窗口期,主动升级产品,以更优质的产品赢取更大市场。总体来说,在经历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面临外部需求转弱等多重压力,上半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799.5亿元,增速有所放缓。
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占比超50%:新主体规模壮大今年4月,中晟华越(郑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伟赶赴广州参加广交会。但全省出口值依然达到2505.8亿元,同比增长2.4%,尤其是6月份进出口值环比增长5%,体现出了潜在的韧劲和动力。
今年上半年增长曲线持续上扬,出口新三样产品货值超37亿元,同比增长1.2倍,成为全省外贸出口的最大黑马。去年以来,以电(电动汽车)、光(光伏产品)、锂(锂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走俏海外市场,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中国制造成为出口新增长极。
评论列表